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为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深入社区、乡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社区——丘丽红老师
假期,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丘丽红老师带领学生志愿者走进翔安东兴社区与鼓翔社区,开展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阅读公益活动。活动中,丘丽红老师以生动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与习俗,从屈原的爱国故事,到挂艾草、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习俗的寓意,孩子们听得入神。期间,丘老师还结合相关书籍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端午文化的深厚底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多彩公益,服务社会——李晓燕老师
李晓燕老师在暑假期间开展了多项公益社会服务活动。她先后组织了科宏眼科亲子研学营(30组亲子)、思明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15组亲子)、后村社区美丽庭院亲子研学营(18组亲子)和烽火少年探访记(20组亲子)。此外,她还指导了“阅动乡土,非遗筑梦”三下乡社实践队活动3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还促进了亲子关系,传播了知识和文化,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传承非遗,服务文化——李小梅老师
8月11日至8月25日,李小梅老师在永泰县文化馆三楼排练厅开展了“2025年永泰县文化馆非遗虎尊拳”暑假公益培训。虎尊拳是永泰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李老师作为本次培训班的教练,围绕“正宗技艺传承”与“全民健身推广”双目标展开教学。她精准拆解虎尊拳的核心招式与套路逻辑,带领学员掌握技法精髓,感受传统武术的刚劲风骨。同时,结合群众健身需求,优化教学节奏与动作指导,让不同基础的学员都能有效参与,在学习技艺的同时增强体质。通过系统教学,学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虎尊拳背后的非遗文化,提升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更推动了这一省级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用舞蹈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袁颖捷老师
这个夏天,教育学院舞蹈教研室袁颖捷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与对舞蹈艺术的热爱,跨越山河,走进云南深处,用美育温暖童心,用行动践行使命。8月18日,袁老师抵达中越边境绿春县平河镇拉祜寨,为孩子们送上了篮球、绘本、文具等学习用品,并开展了公益舞蹈教学。她还先后奔赴红河元阳梯田旁的润心田和古老的哈尼族村寨阿者科,通过舞蹈教学和文化交流,为乡村孩子带去了美的启蒙和艺术的希望。
以“美”育爱,点亮特殊童年——陈伟哲老师
教育学院美术教研室陈伟哲老师利用暑期走进厦门星星特殊教育发展促进中心(星星月季花园),开展“昆虫奇遇记”系列公益美术课。带领学生们以自然为师,以昆虫为媒,为学生们开启了一场艺术与自然交融的生命体验。课程围绕“会飞的花”、“夏日蝉鸣”、“勤劳的蜜蜂”、“虫林猎手”等生动主题,引导孩子们深入观察自然,通过写生的方式,了解昆虫的习性、结构、色彩等等感受自然之美,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想象。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在暑假期间的这些社会服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们的行动传递了美育的种子,更践行了高校教师服务特殊教育、服务社会公益的使命担当,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其他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组织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社会服务的意义。